天气春风和煦
心情见好就收吧
蒲甘传来大捷报,
心情激动要冷静。
权衡利弊定战和,
互市通商稳边境。
朕今日在御书房踱步,鞋底摩挲着光洁的砖石,发出细微声响,每一下都似踏在朕焦躁不安的心上。
这已经是第十日了,蒲甘前线军报仍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朕不时抬眼望向门口,满心期待着那一抹报信的身影,可每一次都是失望。
这几日朝堂乱成一锅粥。梅卫道那伙文官,仗着学子请愿的由头,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声嘶力竭地喊着“好战必亡”。朕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喋喋不休的嘴,只觉气血上涌,好几次手都不自觉地按上了腰间,若不是场合不对,真想当场拔剑,让他们都闭上这不知所谓的嘴!
好在关键时刻,刘文海和李达文挺身而出。刘文海察觉到朕面色铁青,眼中怒火将燃,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听闻近日民间有诸多新奇之事,关乎民生,值得朝堂共议。”他神色镇定,声音平稳,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开。李达文也赶忙附和,两人一唱一和,巧妙地将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化解。
回到后宫,贤妃高氏见朕满脸愁容,莲步轻移,盈盈下拜,轻声说道:“陛下,莫要为朝堂之事伤了龙体,且放宽心。”她声音轻柔,如春日微风,让朕心头的烦闷稍减。
高氏接着分析道:“清流文官如此大胆放肆,究其根本,是陛下立国以来,对他们恩宠有加,却威严不足。陛下的威名在对外用兵中尽显,对内却过于温和,致使他们有恃无恐。陛下不妨恩威并施,让他们知晓陛下的雷霆手段。”她低垂双眸,神色恭顺,可这番话却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朕听后,心中暗自赞叹,高氏虽为女子,却有这般政治智慧,实乃朕之幸。
正回忆着,突然,御书房外传来小林子尖细的声音:“报~陛下,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兵部尚书林墨求见。”我猛地转身,心跳陡然加快,急切地说道:“快请!”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
高敬之和林墨匆匆进门,“扑通”一声跪地行礼。林墨满脸通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蒲甘捷报,大捷报啊!”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小林子快步上前,从林墨手中接过军报,双手呈到朕面前。我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军报,一行行字迹映入眼帘:多罗刀率领蒲甘境内兵马,成功击溃天竺大军,天竺大军已撤出我国境内,多罗刀请示是否追击。
看到这,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我的目光在捷报上缓缓移动,思绪也随之飘向了遥远的蒲甘战场:
烈日高悬,如同一颗巨大的火球,烤得大地滚烫,蒸腾的热气扭曲了视野。战场上,黄沙漫天,喊杀声震破苍穹。我军这边,火器营严阵以待,一门门火炮乌黑发亮,整齐排列在大阵最前方,炮口狰狞地对准敌军,仿佛随时都会喷涌出毁灭的火焰。火器营的士兵们,面色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神情肃穆,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手中的火绳微微晃动,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决然,只等那决定生死的一声令下。
身后是精锐的步兵方阵,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冰冷的光。士兵们手持长枪利刃,枪尖闪烁着寒光,他们的身姿笔挺,犹如一棵棵苍松,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步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无畏的勇气,紧抿的嘴唇透露出他们坚定的信念。
左翼的一千象骑兵威风凛凛,高大的战象身上披着坚固的护甲,上面刻着神秘的符文,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战歌。象背上的骑兵身着鲜艳的战袍,手持长刀,刀身寒光闪烁。战象时不时发出低沉的吼声,那声音如同闷雷,震得地面微微颤抖,仿佛在向敌军宣告它们的不可侵犯。
右翼的三千轻骑,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毛色油亮,马蹄刨动着地面,扬起阵阵尘土。骑手们身姿矫健,身着轻便的皮甲,手持弓箭和长刀。他们的眼神灵动而锐利,仿佛草原上的雄鹰,时刻准备着扑向猎物。轻骑们彼此之间默契十足,时不时交流一个眼神,便能领会对方的意图。
再看天竺军队,他们的象骑兵冲在最前面。那些战象体型庞大,身上装饰着华丽的饰品,色彩斑斓。但在我军强大的气势压迫下,它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巨大的身躯微微颤抖。两侧的弓箭兵拉满了弓,箭头闪烁着寒光,他们的脸上带着紧张和不安,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战鼓轰然敲响,那声音如雷霆万钧,震得人耳鼓生疼。刹那间,双方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相互冲击。我军火器营率先发难,随着一声令下,“轰!轰!轰!”火炮齐鸣,火光冲天。一颗颗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带着死亡的气息,砸向天竺军队。炮弹在敌阵中炸开,掀起巨大的烟尘和血肉,惨叫声此起彼伏。
天竺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打得晕头转向,前排的士兵如同割麦子一般纷纷倒下,战象也受到惊吓,开始四处乱窜,它们巨大的身躯横冲直撞,将后面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
见此情景,我军精锐步兵呐喊着向前冲锋,他们的步伐整齐有力,喊杀声震天。“杀!杀!杀!”长枪如林,寒光闪烁,直刺敌军。天竺军队的弓箭兵拼命放箭,箭雨纷纷落下,“嗖!嗖!嗖!”但我军士兵凭借着坚固的铠甲和紧密的阵型,奋勇向前,毫不退缩。利箭射中铠甲,发出“铛铛”的声响,有的士兵不幸中箭,但他们只是稍作停顿,便拔出箭矢,继续向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