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这些地方的探索,远不是现在熊洪能考虑的,毕竟现在整个部落的活动范围,也就差不多两三百里。
当下熊部落要做的事情,还是跟之前一样,种地、种地、接着种地。
“十二月了,这一年过的可真快啊,”宗庙里,熊洪看着堆满桌子的竹简,上面记录着今年的发展情况,不由地感慨了一句,“又快到过年了。”
如果按照熊巫的观测和记载,差不多不到一个月今年就结束了,不过上次熊洪就根据熊巫记载的天数,发现少了几天。既然少了,那就只能补上,所以除夕要比去年更迟一点。
当然熊洪已经将年、月的概念跟熊巫又解释了一遍,虽然他还是不太懂,但已经知道每个月可以分为29、30天的大小月,也知道每四年就要闰一个月……
貊巫和乌青来到熊部落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两个人现在跟部落的巫们混的很熟,这些天天寒地冻,熊部落早就把户外的工作都给停掉了,他们目前也无处可去,只能天天待在宗庙里,帮着熊巫和熊洪,抄录、整理各种部落的资料——不是保密的那种。
“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这几天忙完,也可以好好歇歇了,”熊巫放下手中沉重的竹简,活动了一下手腕,“这些天紧赶慢赶的,总算把明年要的教册给编写好了。”
秋天的时候,桐根等几个族长带走了几份熊部落用来教授族人知识的教册,这个貊巫等人也有耳闻,对于这种好东西,他们自然也觉得需要,所以这段时间,貊巫和乌青两人,只要有空,在帮熊巫他们干完活之后,就会到宗庙这边自行抄刻。
熊巫也没有闲着,让部落的巫们聚集起来,还有熊黑这些搞教育的,都来到宗庙,趁着冬日没有什么事情,一起讨论、编写最新的教册,毕竟今年新增的“大事”、文字记录更多,部分记录也可以用于教册的撰写。
新编教册要比之前的内容更丰富,更方便学习,从明年开始,部落将采用“年级”这种划分方法,取代现在实行的第几段,不然熊洪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除了称谓变化,各个年级学习的内容也做了一些调整,普通的族人只要能够掌握三年级的文字和简单计算就可以,而对于各个村子、居住点或者营地的负责人来说,最少要达到五年级的标准。
当然这个几年级并不代表一定要学几年,而是会有相应的考核,只要通过年级考核,就代表到了这个阶段。
对于熊木、熊杰这些“技术”人员和工匠们来说,在五年级的基础上,还有更高级别的要求,除了读写能力之外,对数术、绘图的要求也要更高,这也是部落重视各类工匠的原因。
几年的坚持,平均下来,每年至少有八个月的时间,部落族人每天都会学上一到两个时辰,虽然每次学到的东西不算多,但累积下来,族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
“教册编写好后,去问问熊木,纸张什么时候能够大规模产出,要是可以的话,回头所有的教册,都用纸张来书写和装订,竹简作为备份,存放到仓库里。”
竹简虽然好用,可毕竟比不过纸张,只不过熊木那边还在继续改进,在造出的纸张达到熊洪的要求之前,熊洪还没有打算量产,这段时间,就用竹简继续记录吧。
“熊木上次来,倒是说过,纸张差不多到过年就能造出来,”熊巫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之前造出来的纸张,很容易破损,而且当时也没有找到适合的书写工具和材料,只能作罢。
“而且熊木他们发现了墨汁的制作办法,不然用刀一个字一个字地刻,也太费力了。”
原本部落在竹简上书写,最简单也最费力的就是用小刀雕刻,通常一天也刻不下来半卷竹简,还很容易刻错,让熊黑等人非常无奈;后面则用炭笔,就是将一些细小的木棍、竹片烘烤成炭,再将一端削尖,用小木片夹住防止断裂,用来书写。
这种炭笔太过脆弱,而且字迹在翻阅几次后就模糊,但总之要比刀刻要好上许多。
熊木则根据熊角他们给部落旗帜染色的方法,发现了矿石粉末兑水搅拌后,也能书写的现象,经过多次尝试,成功地将炭粉混合上水,用细木枝沾着,写在竹简上,也能保证很久不会字迹模糊。
在此基础上,熊木将碳粉研磨的很细,配上水、桐油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形成了现在部落常用的墨水。而熊木则继续安排徒弟对墨水进行改进,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点燃松脂、油脂,收集上面的黑烟,用来制作墨水了。
“确实,有了墨水有了纸张,我们不管是记录东西还是抄写材料,都方便很多,”熊洪点点头,发明墨水的过程中,他也给熊木指了一些方向,就让他慢慢去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