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2章 腌肉与鱼干(1 / 2)

除此之外,还有春夏之际从各处的蘑菇屋或者丛林里采集到的蘑菇,晒干之后的干蘑菇或者木耳,也会作为蔬菜的补充之一。

作为部落最早的赖以充饥的食物之一,熊巫肯定不会忘记当初他搭建蘑菇房的场景。所以各种可食用的蘑菇,也在熊洪的指导下,进行了人工栽培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少的产量。

今年菽也算是取得了好收成,食物当中自然少不了这种好东西。

无论是泡软后直接跟肉类一起煮,还是磨碎制成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亦或者用来发豆芽,都是很好的选择。

而熊巫给每个部落提供的蔬菜中,菽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具体要怎么吃,就由各个村子自己处理。

剩下的一些产量低或者无法长久保存的食物,就只能作为补充,或者让族人们尝尝鲜了。

比如夏秋季节成熟的各种水果,由于没办法保存到现在,绝大多数都被制成了水果“罐头”。没有糖,蒸煮出来的“罐头”口味很奇怪,保质期也不长,并且以酸味为主,很少有酸甜可口的存在,这也是熊部落为数不多的“不受欢迎”的食物。

“以新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封泥头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

熊洪知道即便是这种粗糙的水果罐头,也有着补充人体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所以即便是罐头的口味“独特”,每天也会要求族人们吃上一些,尤其是孩子和妇女,如果发现谁偷偷倒掉,就会被笞十棍。

不过随着工艺的进步,各种野果的处理也越来越好,陶罐——尤其是上了釉之后的陶罐密封性更好,用泥土将封口密封好后,放在阴凉的地方,可以存到来年开春。

整个冬天,部落里都少不了这种让族人捏着鼻子喝下去的“罐头”。

虽然熊洪发明的水果“罐头”惨遭冷遇,另外几种水果的处理工艺却深受族人喜爱。

一种就是去年火爆部落的柿饼,去年熊洪从白河诸部回来,正好看到移栽的果林中,一些树上结了柿子。

霜降后,就能采摘硬一些黄一点的柿子,经过去皮、挂架晾晒、捏心等步骤,再阴干储存上一个半月,正好到过年期间。那段时间,柿饼就成为了部落里最受欢迎的食物。

而今年柿子林里面结果的柿子树更多,熊果等人已经准备好在霜降之后,立马就带人去采摘柿子制作柿饼。

另外一种水果,或者说能保存很久的不能称之为水果,就是栗子、榛子等坚果。炒栗子深受熊大这些经常外出狩猎、探索的族人们喜爱,闲着无事的时候,抓上一把边嗑边聊,也十分享受。

除了这些肉类、蔬菜和水果,还有一种就是产量非常稀少的蜂蜜了。

目前部落人工养殖的蜜蜂,也就只有几处:本部、水村、黑齿村以及牛马谷、芦苇原,而这些地方也不是全年都有花的,所以蜂蜜的产量非常非常少,今年总共也只有两百来斤。

这么点蜂蜜,每个族人舔一口就没了,所以即便是熊洪,也不会嘴馋去拿这个当食物吃,而是用于伤病坊的药用。

没错,熊姜的伤病坊,因为有各个部落的巫集中到了一起,又中途加入了白河桐根他们,现在又有貊巫乌青的加入,还真让他们倒腾出几种治病的方子出来。

而这些治病的方子,绝大多数都是用各种植物搭配制成的,尤其是需要口服的药,无一例外,其味道极其难闻、口感也非常苦涩,难以入口。故而在熊洪的批准下,产出的蜂蜜,绝大多数用在了伤病坊的药物中和和调味上。

况且,蜂蜜本身也是一种药材,中医上认为,它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目前各村子食物的分配情况就是这样,可能有些村子周围会有一些其他的食物,不过不影响这种分配的数量,”熊巫讲的很具体,让熊洪和各个工坊的族人们知道要准备哪些东西,准备多少。

听完熊巫的讲解,涉及到的几个队长也纷纷点头,表示尽快把所需的物资给准备妥当。

“族长,大巫师,既然如此,牲口的宰杀是否可以开始了?到时候可以跟各个工坊生产出来的物资一起送过去,也能节省时间。”熊材前两天才从芦苇原赶回来,正好向熊洪汇报牲口驯化和养殖的情况。

“加上族长你们带回来的两千多头牲口,整个部落现在有山羊、黄羊等4800余只,驴子3200、牛1800、马700余匹,此外还有鹿600余头,大大小小的獐子、麂子等也有个2500多头,”熊材说着,把一卷竹简递给熊洪,“这上面是牛马谷、熊山山坡以及芦苇原的牲口数量,还有不少要下崽的没算进去。”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