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9章 陈主任、联营(2 / 2)

陈卫东笑着说道:“前些天吃午饭的时候,徐县长可是把你送给他的辣椒酱分享给我了,那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哈哈!”

闻言,宋俊林大笑两声,说:“既然陈主任喜欢,那改天我给陈主任送点儿。”

“好,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陈卫东点了点头,指着办公室道:“快进去吧,县长还等着你呢!”

“那我就先进去了。”

说着,宋俊林便敲了敲门。

“进!”

敲门声刚刚落下,里面就传来了徐建宁的声音。

宋俊林推开门,走进去打了个招呼:“徐县长!”

“是你啊,俊林。”

徐建宁抬起头来,含笑开口道:“都说了不用那么见外。”

说着,他指了指一旁的座椅说道:“坐,快坐。”

“哎。”

宋俊林点点头,在旁边坐了下来。

徐建宁给宋俊林倒了杯水,然后说道:“这次找你来呢,是想跟你谈谈订单的事情,仅凭你们二食堂,怕是无法完成这些订单吧?”

“徐哥,其实就算你不找我,我也会找你的。”

宋俊林讲道:“说实话,以现在二食堂的条件,确实不足以完成订单。”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别的不说,单单这盛辣椒酱的玻璃瓶,我们就无法生产,必须要引进生产线才行。”

徐建宁问:“那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我是这样想的。”

宋俊林缓缓开口道:“以二食堂目前来看,根本买不起生产线,就算银行给贷款,建成一条生产线,最快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跟咱们县的罐头厂进行联营,由我们花钱来让他们代工生产玻璃瓶,不过,这就需要徐哥你在中间牵线搭桥了。”

这种联营模式在八九十年代非常普遍,往往都是乡镇企业(或者个人企业)没有办法(或者资金)收购国营企业,就会让国营企业代工生产。

当然,也有国营企业因自身原因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从而让乡镇企业代工生产的。

在这种模式下,乡镇企业能够用少量的资金,获得国营企业的技术援助,另外,还能使用那些积累多年的知名品牌。

而国企,则是可以从中赚取钱财,或者降低自身成本,甚至只需要授权品牌商标,就能够直接获利。

比如以前的双喜压力锅厂,在当时是行业内最大的国营工厂,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压力锅就是它生产的。

到了86年的时候,一个浙省的农机厂用尽关系,这才与双喜厂进行了联营。

最初这个农机厂只能生产配件,但在双喜厂的帮助下,仅仅几年时间就能够生产压力锅,并可以用双喜牌进行销售。

由于乡镇企业的强大活力,使得这家农机厂的产量与销量,甚至超过了双喜厂。

到了后来,单单每年的品牌费用,就需要支付给双喜厂500万之高,这些品牌费用已经超过了双喜厂每年自身的利润。

由于品牌费用过高,导致两家厂最后反目成仇,而这个农机厂最后创立的新品牌就是苏泊尔。

“哈哈!”

听了宋俊林的话语,徐建宁顿时笑言道:“没想到你的这个办法,竟然与我不谋而合了,我也是想着由县政府出面牵头,然后让县里的罐头厂帮你们生产。”

“另外……”

话音一转,徐建宁继续说道:“另外,联营这个词用的好,非常好。”

怎么个好呢?

因为,代工这个词太难听了。

这听起来,就好像是国营的大厂,在给那些乡镇企业和私企打工一样。

虽然实质上还是代工,也能让自身陷入困难的国企赚到钱,但用联营这个词,面子上却是会好看很多。

毕竟,别人可不知道,究竟是国企在代工还是私企在代工,反正都是联营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