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秦管事乐呵呵的就找来了。
他一开口就从苏婉青这里下了每周五十斤粉条订单。
谈到价格的时候,苏婉青给了他一个优惠价。
每一斤十二文,而且只给他这个优惠价。
浅浅的试了水,苏婉青发现,不管是客来客栈还是来福酒楼,当大家尝过这些东西后,大部分人都非常喜欢,也非常惊奇。
只有少部分人还有点不习惯。
苏婉青也不着急。
她知道大家接受这些东西,需要一些时间。
只要大部分人能够接受,那么她就有信心去更远的地方销售这些东西。
苏婉青安排每周往客来客栈送50斤粉条,20斤土豆粉,30斤挂面。
客栈里面,他安排也是这些量。
这样如果客来客栈这边吃完了。客人可以去来福酒楼吃。
这是苏婉青和秦管事之间的默契。
秦管事笑呵呵的接受了她这些条件。因为他知道,苏婉青这样做也是在帮助他。
他们之间是互相帮助的。
能让苏婉青这样对待的人,只有秦管事一个。
两人签订了协议,秦管事说等以后客人喜欢的多,到时候再追加订单量。
“好的,没问题。”
苏婉青让人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槐花村。
村民们一听,这么快就有人要买,虽然量不是很多,但是,足以让他们对以后有了信心。
作坊里的气氛瞬间好了起来,大家干劲十足。
苏婉青在客栈呆了两天,便又拉了一车粉条土豆粉,挂面,往清水镇去。
路上铁柱很不理解。
“大姐,为什么我们不在街上售卖粉条呢?街上人来人往那么多,喜欢吃粉条的人肯定很多,我们如果摆在街上卖,岂不是更快?”
苏婉青看着他。
“那你觉得在街上卖的话,一斤粉条卖多少钱合适?”
铁柱愣了愣,“大姐,你觉得15文一斤怎么?”
“铁柱,你觉得这个价格街上的人能接受吗?”
铁子不说话了。
“咱们的粉条,一斤粉条需要五六斤红薯,红薯虽然是县令给我们提供的。但是两斤也要一文钱,我们的作坊加上我们的人工费用,每一斤粉条卖到12文是保本,我们若是想赚钱,一斤卖12文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计划是,把粉条卖到更繁华,有钱人更多的地方去。”
铁柱看着长姐,慢慢点了点头。
“大姐,那你有什么办法呢?我很好奇。”
他笑嘻嘻的,充满了好奇。
“你到时候跟在我后面跟我学,下次再销售粉条,我就派你和别人出去。”
铁柱瞬间坐直了身,“好的长姐,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路上有不少人,有一些是打完仗的士兵,有些是过往的行人。
他们议论纷纷,在谈论着一个事情。
苏婉青听到其中几个字,瞬间坐直身子,揭开门帘仔细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