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简直荒唐至极!”
袁绍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桌子上:
“崔烈这老匹夫,为了苟且偷生,竟做出如此有辱门楣之事,当真丢尽了我等名门的脸面!”
“袁公此言差异,崔公能有此举倒不是为时之人杰也。”
陈琳深吸了口气说:
“如今苏曜势大,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且手握天子诏令,挟大义之名。河北之地,在其雷霆手段下已难有反抗之力。崔公此举,看似辱没门楣,实则保全了家族血脉。”
“否则,为一己虚名惹怒苏曜,引去血光之灾,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崔公以家族为重,忍辱负重,这般决断,着实令人钦佩。”
见袁绍握拳沉默,陈琳又小声进言:
“袁公,如今苏曜势大,横扫北方,恐怕他腾出手来之后就要对付南方这些不服的诸侯了。”
“咱们虽然暂时与其结盟,但南阳毕竟紧邻洛阳。一旦他稳定了北方局势,难保下一步不会对我们开刀,袁公还需早做打算啊。”
袁绍闻言,脸色阴晴不定。他深知陈琳所言非虚,从苏曜的行为看,其野心就绝不会止于北方。
如今自己虽然占据南阳,但实力与苏曜相比却已是天壤之别。
“先生以为,我当如何应对”袁绍无奈问。
陈琳思索片刻,建议说:
“其一,当然是立即加强南阳防务,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其二,则可秘密联络荆州刘表、益州刘焉等宗室,共谋抗苏之策;其三,不妨效仿崔公之举,以换取发展时间。”
“什么!崔公之举!”
“你莫非是要我向那姓苏的小子低头!”
袁绍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满脸的不甘之色。
“非是低头,而是权宜之计。”
陈琳解释道:
“袁公可派人携厚礼入京,祝贺苏曜平定北方,表示愿意配合朝廷新政的同时提出联姻邀请,加强两家的联系,以争取短时间内苏曜不对我南阳动手。”
“如此一来,便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全力整军备战、发展势力,再待时而动。”
待时而动,没错。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人敢说靠自己发展就能力拒苏曜了。
南阳虽是天下九州郡县之首,但到底不过一郡之力。
虽然这段时间他们驱逐袁术,势力向东扩张深入豫州,基本掌控了汝南。
但别说是当地才俊多投靠苏曜的颍川了,就连豫州的陈梁沛三国都不怎么不服他。
面对他求取粮草的请求,那陈国刘宠更是连面上功夫都不做,直接严词拒绝,还自称什么辅汉大将军,嚣张跋扈的不行。
他袁绍这边势力进展不顺,但反观苏曜那边,如今不但已是手握关中与京畿诸地,连并州和幽冀,乃至青州和徐兖等部分地区都已向他表示臣服。
如此局势,可谓天下近半已在其手,焉是他们这一隅之地所能抗衡的
想明白这一点,袁绍心中再是不甘,那也是没办法发作。
倒不如说,如今他的形势比自家傻兄弟袁术那种公开作乱的反贼还是要好上不少的,唯一的问题就是:
“联姻拉拢.孔璋你道我没做过此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