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出在通府,又被常洳发现,常孟自然要去调查这件事,查明刺客的来历后他向拓跋赦汇报了此事,并表示自己可以帮上忙,拓跋赦拒绝了,想到常洳与自己母亲的关系匪浅,不应该让他们也陷于险境之中,只让常孟多留意最近皇子府周围的刺客,苏黎忽地想起拓跋攸的事,便脱口而出,她这么一说,倒是让拓跋赦想起一桩旧事。
刺客来自拓跋赦曾经管辖的军队中,似是有人刻意为之,买通凶手留下只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件,好在拓跋赦上报案情时栽赃他自导自演,年初陛下因为要让皇子们在太后寿宴回京尽孝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大臣的不满,陛下向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施恩的后果便是皇子们会被世家大族的人盯上,拓跋赦为何首当其冲?其中肯定是有苏既鸣在暗中牵线。常孟想替拓跋赦调查,但想到家母与常洳的交情,当年若不是常洳帮助带着自己的侍女逃脱,恐怕早已死在侍卫刀下,如今不会再让他们为自己陷入险境,但常洳肯定会问私下行动,拓跋赦便以打草惊蛇打消了常洳的念头。此时苏黎提到在杜府遇到刺客的事,拓跋赦此时想起拓跋攸来过通府,单纯以为他瞎逛,常孟因为曾经和杜府有婚约(隐)就不想再讨论杜府的事,后来苏黎以为他俩没听懂详细解释后,拓跋赦忽然想起了旧事,就是常孟被订婚的事(安排刺客的动机),但是又专有人经过的地方进行隐藏,正如杜大哥当年被陷害的情景。
苏黎看向常孟,希望对方打破僵局,而常孟觉得这不是自己能干涉的事,于是看向拓跋赦,兄妹两默契的看着拓跋赦,拓跋赦也有点难以招架,但还是由他开口跟常洳说了陛下改变心意的事,常洳坚持不嫁女儿,苏黎因为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而愤然立场,没想到院子太大迷路了,常洳看出拓跋赦对女儿别样的感情,建议他留下来,拓跋赦答应了。苏黎迷路之后也不好向旁人求助,刚好撞见了拓跋赦才发出求救信号
常洳反对的原因是认为感情必须建立在双方都喜欢的前提下,加上拓跋赦是苏皎娥儿子会有点爱屋及乌的感觉(当然还是女儿优先),通盈还活着看似和拓跋赦已经没有关系,但碰巧又被拓跋赦撞见通盈被害这件事,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苏既鸣对苏黎还是虎视眈眈,斩草要除根,这里意识到了命运不会改变而是换一种形式存在(雏形,还没完全意识到),写到了通府不小
接上一章通达被派出去驻守,这里又一次提到,同时有写旁人对常孟的看法以及常孟的性格描写,常孟再一次怀疑,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保持怀疑的心态继续观察,拓跋赦因为常洳的话联想到了对苏黎的感觉,觉得并非初见(伏笔),苏黎对过去的事没印象,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别人身体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