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5章 争权夺利(2 / 2)

“陛下,最后一批宝钞,已经运出去了,没有大雨阻档的话,十日之后便可送达中都府。”

毛骧躬身回答道。

分四批,每批二十万两的宝钞,如此大规模的宝钞运输,除了锦衣卫,也没什么能让朱元璋放心的了。

“去传胡惟庸。”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毛骧退下,继而看向身边的朴不成,沉声吩咐道。

“喏。”

朴不成连忙应声,迈着小碎步,赶往中书省衙门。

过不多时,胡惟庸姗姗来迟,进了乾清宫,躬身作揖道:“臣胡惟庸,参见陛下。”

“最近宝钞提举司印刷了近百万两的宝钞,迅速流入民间,咱忽然有个想法,你听听,是否可行。”

朱元璋心中犹豫不决,他也怕自己一个不好,又将好不容易搞起来的宝钞,一下子拉入深渊。

那样的话,在想把宝钞拉回来,可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力气了。

“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胡惟庸作揖回答着,心中暗暗盘算道:“宝钞印刷又不归我管,我那知道可不可行…”

“中都府依靠修路一事,八十万两宝钞,顷刻间便成了钱粮,宝钞的购买力是朝廷给的,而朝廷若是滥发宝钞,就会造成对民间财富的掠夺,甚至闹到最后,宝钞连纸都不如。”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红线,比如大明有多少货物,有多少宝钞,只要宝钞没有超过这个红线,那不就是说,宝钞并不需要压制,还可以尽情的发?”

朱元璋捏着胡子,神情沉重道,之前因为伪钞的事情,朱元璋对发宝钞,很是纠结。

而这一次,也是陈楚在提出军中监察和将监军体系进行修改后,顺带将此事说了出来。

中都府也缺钱的很,百姓富裕了不假,但官府还是很穷,想要修路,单靠商人,也支撑不起来如此庞大的工程。

商人需要参与进来,但不能全指望他们。

“这个…陛下所言非虚,去岁户部已经收回了四千七百万两旧式宝钞,前些日子还上书询问,是否销毁。”

“臣忙着川蜀的事情,便将此事搁置了,民间旧式宝钞,八成已经完成了回收工作,这个时候,民间宝钞大量减少。”

“户部还说,许多盐商都苦于无法获得旧式宝钞,而耽误拿货,臣认为,这个时候印刷宝钞,补充货币短缺,最合适不过。”

胡惟庸思前想后,朱元璋想印宝钞,他拦也拦不住,不过倒是说,随着旧式宝钞的退出,制造旧式伪钞的收益和风险已经非常大。

而这个时候,让大量的新式宝钞,涌入民间市场,补充本就短缺的货币,确实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咱之前还在想一件事情,朝廷为什么会这么穷,前两日咱苦思冥想,终于让咱想到了,咱准备新设个机构,大明粮局。”

“这个机构,隶属于内廷,专职收购民间粮食,将百姓产出,统一定价收购,卖出。”

“整合大明各地太仓,各地粮长不在负责收税的工作,以粮长为中转,面向百姓以四钱三每石的价格,收购粮食,以四钱五的价格,卖给粮局。”

朱元璋试探性的勾勒着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但此时,胡惟庸却迷茫了,连忙出声道:“陛下,此举不可啊,粮食事关天下安危,应当归属朝廷啊…”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